捷運環狀線南環段有譜了,邀請木柵的民眾一起來關心 --
在我上次參選的政見中,推動捷運環狀線南環段是其中一項,因為這是不少木柵地區民眾引領期盼且期盼已久的重要工程。漫長的等待如今終於有機會啟動,但欠缺民眾的參與,最終可能導致的就是政府吃力不討好,明明都有做,但是結果出來,外界譁然,最後事倍功半。之前垃圾場焚化爐的煙囪外觀修改就是一個前車之鑑。
我會這樣說實在世有感而發。
昨天 2020/10/26 下午,我去參加了由臺北市都發局主辦的:環狀線南環段Y1A, Y2A, Y3 及Y4站地區溝通座談會 ( 列席單位有:都市更新處、捷運工程局、捷運公司、交通局 ),這座談會上,政府單位對於這站目前的規畫有做報告說明,而參與的民眾可以針對於這些站體向政府單位提出問題跟改善建議,政府單位能回答的會當場回答,不能回答的也是帶回去研議。看到這裡,我想大家腦袋應該出現了一個政府跟人民互動的畫面,無論是激動或和平,但是至少有你來我往,政府對人民有給予知的權利,人民也對政府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可是實情完全不是如此......
第一場因為有部分里要爭取"權益",所以有里長有動員了里民去參加,而部分議員也趕緊在這時露臉,說幾句話,營造爭取民眾權益的形象。
而第二場開始,上一場的里民任務結束後.......,我就開始好奇這樣的溝通座談會是辦給誰的? 因為我放眼望去,屬於第二場相關的里民,在場可能不到10位,而且這是包含住在這的政府單位人員,工作人員、民意代表、民意代表服務處人員跟我。那....里民呢??想要了解的民眾呢?? 想要表達自己意見的人呢?? 如果人都沒有,那到底政府花時間跟精力辦這個溝通會的意義在哪裡? 都發局的人員一直在詢問有沒有人有意見的時候,台下根本沒有足夠的人可以去產生一些或擠出一些意見給這些政府人員。有的還是那些跟政府部門不知為此開過幾次會的"民意"代表...。因此我於現場對此溝通會的民意基礎提出質疑。從他們的表情,我可以想見它們可能也蠻習慣有這樣的狀況。也有某里長提出,他有跟他的鄰長們開過會,鄰長們的鄰居OOXX,總之都溝通過,所以他說得非常有民意基礎,里民都是忙所以不能來。所以後來幾場也都持續這樣"單調"的進行....。
可是他們說的真的是人民的意見嗎?? 這樣的溝通會有代表性嗎??
在我之前的競選理念中,我以為民意代表要能做到,也是很基本的:上傳民意、下達權益
在這次所謂的溝通會,我對於在現場的民意代表真的是非常的失望,因為我以為他們並沒有做到這。沒讓民眾知道並參與這樣的溝通會,也沒有彙整相關的意見代替民眾再次發言( 即使他可能以前在內部會議說過),最後就在某位里長自己做的結論下順利結束。
不過,大家現在也不用絕望,因為我的提出,現場的秘書長說這不會只有一場溝通會,之後還會再有,都發局的負責人也說會依秘書長只是做後續安排。所以我在此傳達這個消息,希望對於這項建設有正面建議的民眾,可以關注都發局的網站,也給予你們支持的民意代表適當的責任,請他們在有後續溝通會,或是中間有相關進度的時候,要即時跟你們報告。(請大家多多幫忙散播此資訊)
我要坦白說,就了解目前預計動工的時間滿緊迫的,我希望所有的民眾能協助政府單位盡速完善相關建設的設計方案,以利在計劃時間內順利的將完善計畫發包出去。不是急就章,然後之後蓋好再被打槍。而當地人所關心的捷運建設交通黑暗期大家也能集思廣益的妥協出一個低衝擊方案。
期待大家的參與,期待該計畫能如期順利進行
(PS : 我本來很想貼那超冷清溝通會的照片...不過暫時還是保留好了)
參考網站:
臺北市都發局,臺北市大眾運輸導向都市發展專區:
https://www.udd.gov.taipei/collection/y8otc6h#article-7436
臺北市捷運局,公民參與會議:
https://www.dorts.gov.taipei/News.aspx?n=7DD37E1CCE42B7E7&sms=59AD6E6606F6002F